目前分類:氣功相關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大方等大集月藏經卷第一 月幢神呪品第一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六 月藏分第十四 月幢神呪品第一 (收錄)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大精進能於七日入深禪定。如是妙定,是丈夫住處,是如來住處、無上住處。善男子,汝及眷屬七日安住阿頗那迦禪。以是義故,今悉成就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天、龍王、夜叉、阿修羅、緊那羅、人非人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其業障、眾生障、法障、禪障、煩惱障、覺分障,悉滅無餘。彼諸眾生,有得不忘菩提心三昧者,於無上道不退轉者。復有眾生,於一切佛法得大明忍。彼等眾生以此善根,不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覺。如是,善男子,汝以七日入禪定故,一時能滅眾生大苦,令得成就大福德聚。

善男子,若有眾生,唯依讀誦,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人多喜著於世俗。以世俗故尚不得調己心煩惱,何能調伏他人煩惱。善男子、善女人,樂著讀誦求菩提者,便有嫉妒。求名利富貴,高心自是,輕慢毀他。以自高故,尚不能得欲界善根,何況能得色、無色界一切善根。又不能得聲聞菩提,何況能得辟支佛道及無上菩提。何以故。第一義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故非以世俗,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勝善根大福德聚。(中略)

何者是第一義。所謂修造一切福事。若修福者,亦當數數熏修身心。若修身者,則能修心;能修心者,則能修慧。若能修身心修慧,如是之人則能速滿六波羅蜜。能以四事攝諸眾生,成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等正覺,不以世俗也。於世俗中,復有眾生,計斷常二見者,非第一義。復有眾生,於世俗中,我見、邊見,亦非第一義。復有眾生,於其世俗求現世樂及後世樂,亦非第一義。而我不見更有一法,能盡業障乃至煩惱障一日一夜。令無量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悉得敬信佛法僧寶,成熟安住無上大乘。

若有禪士,雖復持戒不能具足,禪法不周未得三昧。是人於禪,若坐若行。初夜後夜,得與禪定相應而住,則能除斷無量業障。能令多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悉得歸信,成熟菩提種種善根福德之聚。況具持戒,得真法三昧諸陀羅尼忍,得四梵住。宴坐寂定,於七日中所得福德,不可思議,不可為喻。何況能除眾生障煩惱障等,盡滅無餘。乃至成熟無量眾生,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能積集無量福聚。(中略)

善男子,汝今七日於阿頗那迦禪而入定故,成熟無量諸眾生故。是故勸汝及諸善男女等,若現在世、未來世、末世,於我法中初夜後夜,常與於捨相應而住。以正法眼而作照明,紹隆三寶使不斷故,為成熟眾生故,勤修如是第一義諦,為滿六波羅蜜勤修而住。

佛告一切諸天人眾、龍神夜叉,應當養育供給是人,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隨其所須盡給與之。亦當守護除其災橫,離諸兇衰,殃惡疾病悉令除滅。何以故。與禪相應者是我真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中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清信士,若善男子、善女人,以第一義乃至求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及養護者,我以彼等寄付於汝。(中略)

文章標籤

kelleygpj7pl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欲登極樂之鄉,必須修真鍊道。”

-《道藏》

單一的冥想迷宮裡迂迴的路徑正如我們的生活。冥想迷宮的同心圓樣式使我們放慢腳步,讓意識到我們正在從事以及正在思考的事情,同時審視我們當前的狀態。這些冥想迷宮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大約6000年前,而今天最流行的樣式是上圖中經典的7-迴路,以及在一座於1201年建造的天主教堂裡發現的11-迴路“沙特爾”樣式。

文章標籤

kelleygpj7pl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淨其意」出自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過去七佛對佛弟子的共通教誡,也可以說是佛法修行的總綱,意思是說:透過持守戒律,廣修善法,淨化心念,而使身口意三業清淨。

  其中「自淨其意」是佛法修行的核心,然而要達到心念的清淨並不是一蹴可幾,所以佛陀為我們開演了次第法門,首先便是「諸惡莫作」嚴守戒律,從身口二業來規範自己,比如持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身業清淨,心當中惡念慢慢減少,善念就比較容易增長,如此便能廣行利益眾生之事,如不傷生害命,長養慈悲;而不妄取財物,就能廉潔好施。所以能夠做到「諸惡莫作」,自然就能「眾善奉行」,這便是我們修行提升的一個方向。

  然而在「諸惡莫作,諸善奉行」的實踐中,心中難免有種種邪惡心念需要調伏,此時就必須在「自我觀照」及「反省檢討」處下工夫,去除貪心、瞋心、痴心、慢心等煩惱,這也正是「自淨其意」最重要的內涵。此時,一方面要多聽聞佛法,增長智慧,一方面也要藉由加行的工夫,如念佛、持咒、禪修,以加強定力,幫助自己調伏自心。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雖是各別的,其實也是相通的,身口二業清淨了,意業也就跟著清淨,而意業的清淨,也需落實在身口二業上。

  其實所有佛法中的百千法門,無非不為「自淨其意」而施設,修行不是向外求,而是從「諸惡莫作」的自律中,使行為舉止端正、清白,在「眾善奉行」的實踐中使心意柔軟良善,在「自淨其意」的反省內觀下,歇下妄心,不斷地淨化、昇華,找回人人本具清明的自性。

文章標籤

kelleygpj7pl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坐的功能在於靜心,有沉澱洗滌心靈的煩惱的作用,同時生理上可獲得休息,調整五臟六腑的亢奮偏差,達到原本奔馳散亂的回收功能,可以整隊歸位重新出發。禪坐完全與身上有無疤痕無關。

正因以前觀念的錯誤有自殘破相,才需要以禪定來檢討分析過去的對錯。念經也好,禪定也好,是為自己而做,不是要做給誰看的。千萬別以為在神佛面前唸經打坐,神佛就會給你加分。神佛是法德的導師,要的是解義力行證道,並沒有要求信徒背經或禪坐,甚至說要基測考試。

請記得"自作自受"四個字,人一切的活動都是先為把自己做好,自己先做好了才夠格給他人好,每一個人要在每一個"當下",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別做"壞"了自己。

本文出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227000016KK00803

文章標籤

kelleygpj7pl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力士打氣功要算緩速被掛幾層累積到三層會觸法結冰結冰狀態下可以放1.2,也可以轉轉破冰往後ss貼他X改回血 回內,z改範圍牽引,tab反制只有0.5秒,轉0.5秒普攻斷招,不然有些氣功會抓0.5秒後狂打你抓起來打要注意緩 速,結冰狀態下他可以把你彈飛擊暈一發現狀態結冰就tab解冰繼續揍,重 點在放下的時候,盡量 控制在緩速 兩層,等扼喉剩約0.5秒揍一拳讓自己結冰,等對方自然落下接1.2卡刀

本文出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612000015KK03547


文章標籤

kelleygpj7pl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讀佛經根本沒抓重點.
比如楞嚴經卷五,卷六,有文殊菩薩代世尊評定,二十五位阿羅漢,跟大菩薩的修持方法,已評定戒律非究竟的修持方法,其中有一段
持犯但束身  非身無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獲圓通
這裡表示,戒律無法偏及一切處所,怎麼能得到圓通呢?

後來有講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為諸法門第一.
這裡就很難懂,為何講耳根圓通,楞嚴經反而要推薦楞嚴咒?

文章標籤

kelleygpj7pl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復興航空員工在興航董事長林明昇豪宅前靜坐來到第32小時,繼下午「叫林明昇吃下午茶後」,接近晚間8時再度向林明昇「問好」,大唱《勞動者戰歌》並演練衝突發生的狀況,興航工會顧問鄭雅菱表示,明天早上的第二次強制協商會議,要讓資方看見勞方的決心,若協商破局,將會有更激烈的行動。談到明天的第二次強制協商會議,鄭雅菱指出,林明昇從興航解散到今天都未曾與員工見面,呼籲林明昇盡快出面,興航員工也會展現強硬、堅定的態度,讓資方了解「工會不是只會開記者會」。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姚光祖也現身靜坐現場,帶領靜坐興航員工高喊「林明昇快出來」、「員工不是免洗筷」,期許興航員工要給資方更大的壓力。稍早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理事林馨怡也到場聲援靜坐,分享自己參與華航罷工的經驗,她表示,為了改變而衝撞是好事,有衝撞才有機會,希望每位興航的員工發揮團結的力量,透過網路與自身的影響力讓大眾了解事實。同時台北市聯合醫院企業工會也到場聲援贈送飲料,祝福興航員工打贏這場勝仗。(洪德諭/台北報導) 



本文引用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1213/1011493/


文章標籤

kelleygpj7pl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在《心》,不在【坐】。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627000015KK01441


文章標籤

kelleygpj7pl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呼吸!!大家天天都在做這件事
但很少人會去發現呼吸做對了,對我們還有什麼幫助及好處
如果我們呼吸時,可以運用小太陽呼吸法(也就是腹式呼吸)
這樣的方式其實可以讓我們吸進更多、更充足的氧氣,
因為我們都知道身體需要的含氧量要很高,但我們總是沒有辦法
吸進足夠的氧氣讓身體可以運作。

我都是利用上班的空檔,例如:排隊、等車,任何有空時我都會

文章標籤

kelleygpj7pl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何會有 "甚深處" "倍復甚深難見" 呢?
"見緣起" 就見 "甚深處" 了嗎?
"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 就見 "倍復甚深" 了嗎?
回應:所謂的"倍復甚深難見"佛是要開示,「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的相對性,佛子應知,此相對之法皆是『此故彼』的緣起正觀法則!

文章出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503000016KK03641


文章標籤

kelleygpj7pl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ai Chi logo  
推廣太極、養志強身、弘揚文化、交流學術  
line decor
   中文版     English Version
line decor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www.atcca.org.au/


文章標籤

kelleygpj7pl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眾所周知,所謂禪修就是通過對內心的訓練以減少我們的執著。禪修能夠讓我們達到心清氣朗的狀態,並且能平靜、柔和身心,最終達到物我兩忘。禪修在中國佛教禪宗和上座部佛教中都尤為重視,禪修的本質就是心靈的培育,也就是把我們內心最佳的狀態培養起來。禪修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八正道,通過八正道的修學,輔之以慈悲喜舍等修習,就能夠讓我們逐漸的體會到禪修的內涵。通過打坐、內觀、冥想、靜心等修行方法讓我們逐漸的減少煩惱和困擾,讓心靈得以凈化,最終使我們得到解脫。

禪修是一個較為廣泛的概念,它並不單單是指打坐參禪,真正的禪修是在任何時候都能夠進行的,無論你是否在打坐只要你的內心保持一種禪的狀態,你就是在禪修。生活、工作、學習,無論何時何刻,只要你注意你自己的內心,就都是在禪修。

ADVERTISEMENT

每一個人都可以修習禪,因每個人的根器不一樣,修禪的進度就有所不同。我們需要正確認識禪修的本質進而才能夠如理如法的進行禪修。很多人最初接觸禪修是為了治病,因身體的痛苦才接觸禪修,禪修確實是會使人的身心達到一种放松的狀態,而這種狀態會讓我們的身體逐漸的調節到一個最佳點。放鬆身心同時也會改變我們的性格習氣,平靜的心態會使我們的心專注於一件事,煩惱因此而逐漸減少,智慧就會慢慢的產生。很多人最初開始禪修都是從靜坐開始的,靜坐之後放鬆心態關注著自己的內心,不被外界的環境干擾,身體疼痛了由著他,慢慢的會感到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環境達到了合二為一的狀態,這就是禪修的基本入門。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禪修第一要素是要放鬆,讓我們的心感到沒有壓力獲得輕安的狀態,並且在禪修的過程中要逐漸的領悟一切外在都是表象,和我們的內心沒有直接聯繫,只是我們內心對於外在環境的一種反應,無論外界的環境是如何變化,內心總是無所掛礙、清凈無染、一切自然,通過這種修行就可以達到禪的境界。

ADVERTISEMENT

禪修對於提升我們的精神品質和智慧有極大幫助。通過禪修我們會逐漸改變習氣和思維方式,我們會隨遇而安,不企圖去改變什麼。對於問題我們會去面對、接受並放下,在人我是非上也會逐漸的淡化和褪去,邏輯思維逐漸變得越來越少,這是一種內心的變化,修行的本質是為了減少煩惱,不被物慾所困擾,少了人我執著、人我是非,達到一種自我心性的解脫。禪修到一定程度就演變成定,我們能夠心不動搖就是所謂的禪,心不起妄想雜念,就是定,定是心不亂,本性自清凈,外禪內定就是禪定。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外在的一切環境無論如何美好或者是惡劣,內心始終堅定不動搖就是禪定。豁然貫通,明了本心就是禪修的最終目的。

文章標籤

kelleygpj7pl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kelleygpj7pl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